隨著越來越多石油天然氣公司對利用大數據尋找新的能源來源趨之若鶩,英國石油公司(BP)計劃利用美航局(NASA)軟件來尋找更多新能源,該公司已引進可以開發空間探索的人工智能技術。這家英國公司已投資于加利福尼亞的初創企業Beyond Limit,該企業著手研究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美國國防部的軟件,并將其用于商業用途。
英國石油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尋找新能源
上周達成的這一投資交易進一步表明了一個信息——就算在那些都是石油鉆井設備的偏遠地區,石油鉆井開發這一行業也與數字技術息息相關。作為美國最大的獨立石油生產商之一,先鋒自然資源公司上月表示,該公司計劃利用人工智能提高鉆探油井的成功率。
今年4月,意大利石油和天然氣巨頭埃尼集團宣布,已開始運營一款新的超級計算機。首席執行官Claudio Descalzi表示,這將提高其地震成像和地質建模準確性更強大的成像技術,讓石油公司用地震勘測方法勘測潛在能源時更靈活和準確,同時結合越來越精確的計算能力,以此分析出最終數據。此外,相關軟件也正用于提高現有生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有利于改善基礎設施。
Beyond Limit首席執行官、英國石油首席數字創新官莫格沃森表示,人工智能將是“推動石油行業走向新臺階的關鍵數字技術之一”。這筆超過2000萬美元的投資出于英國石油公司旗下的風險投資部門BP Ventures。Beyond Limits的目標是將帕薩迪納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種技術商業化,這種技術是針對“太陽能系統的機器探索”而開發的。
“我們的目標是創建出可以像人類一樣思考并擁有增強能力的自動化解決方案”。Beyond Limit的首席執行官AJ Abdallat如是說。在今年年初一次演講中,英國石油公司的勘探和生產業務主管Bernard Looney承認,石油行業在數字技術的機遇中后知后覺,但現在情況已經有所變化了。“我們現在正在彌補過去失去的時機,大數據正在徹底改變石油行業。”先鋒自然資源首席技術官Chris Cheatwood在上個月向投資者發表講話時表示,人工智能使得鉆探更具可預測性。他說:“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能真正用人工智能為我們鉆探油井,而不是我們以350萬美元這一創低成本記錄的價格鉆探了油井,然后剩下價值800萬美元的人工智能殘骸。我們正致力于縮小這一差距,預期鉆一口油井的平均價格是450萬美元左右。”
當前,人工智能在油氣領域的應用還稍顯落后,基本處于探索起步階段。但隨著全球油氣行業進入新常態,對能源的探索以及降本增效技術的研發,都對人工智能技術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未來對智能油田、智能鉆井、智能管道、智能煉廠的研發將是人工智能的方向和重點。
2017年8月23-25日,第九屆上海國際石油化工技術裝備展覽會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有有來自美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法國、日本、新加坡等52個國家和地區的520家知名企業參展,展出面積38,000平米。歡迎行業企業前來參展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