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道達爾集團駐中國總代表努北堂
近日,道達爾集團駐中國總代表努北堂接受了中國石油報專訪,就中國石油集團和道達爾集團合作現狀與前景、“一帶一路”倡議對雙方合作的影響等話題發表看法。
記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和道達爾集團( 簡稱道達爾)在國內外運作著多個合作項目,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這些合作項目的最新進展。
努北堂: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國際上,道達爾早已成為中國石油的長期合作伙伴。早在20世紀90年代,雙方就開始建立合作關系。在過去幾年中,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在更多的項目上結為合作伙伴。如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哈薩克斯坦卡沙干油田項目和巴西Libra油田項目,以及近期在伊朗開展的南帕爾斯氣田項目和阿布扎比ADCO陸上油田開發項目。
內蒙古蘇里格南氣田項目是道達爾和中國石油在中國境內合作的旗艦項目。該項目2006年啟動,目前中國石油是項目作業方,道達爾提供項目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專業支持。2012年投產以來,蘇里格南氣田累計井口天然氣產量已達60億立方米。
道達爾和中國石油在海外的國際合作碩果累累。2010年,雙方開始在伊拉克哈法亞油田項目開展合作,該項目當前產量為20萬桶/天。2012年,雙方又在哈薩克斯坦卡沙干海上油田開采項目上開展合作,在克服了眾多困難之后,該項目第一期現已順利投產并逐步優化。
2013年,中國石油購買了北極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20%的股份,與道達爾(持股20%)及諾瓦泰克公司(持股60%)成為合作伙伴。該項目天然氣儲量約14萬億立方米,日產9萬桶油當量。2016年,絲路基金也加入該項目,從諾瓦泰克公司收購9.9%的股份。在巴西,中國石油和道達爾結成合作伙伴,于2013年獲得了35年的產品分成合同(PSC),共同開發超大型Libra油田。該油田的可開采資源潛力超過30億桶,高峰總石油產量可達100萬桶/天。
去年, 道達爾(持股50.1%)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意向性協議(HOA),聯合伊朗Petropars 公司(持股19.9%)和中國石油(持股30%)共同開發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南帕爾斯氣田第二期項目,其日產能為18億立方英尺,相當于37萬桶油當量。今年年初,中國石油獲阿布扎比ADCO陸上油田開發項目8%權益, 與道達爾在該項目中結成合作伙伴。
記者:如何評價中國石油這個合作伙伴?中國石油和道達爾在油氣合作中各自突出的優勢是什么?在遇到困難或分歧時雙方是如何溝通加以解決的?
努北堂:在能源行業中,中國石油是我們道達爾集團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之一。通過上文提及的海內外多個合作項目,雙方在過去幾十年里已經達成了長期的雙贏合作。我們密切合作、共享資源和經驗,確保所有合作項目的順利進展。
基于雙方的相互信任和共同的信心, 道達爾和中國石油決定在全球范圍內,在共同感興趣且互利雙贏的戰略性領域,進一步擴展現有合作、探索潛在合作機會。2016年3月,道達爾集團董事長潘彥磊和中國石油董事長王宜林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雙方的合作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根據此協議,道達爾和中國石油將進一步發展項目合作、產業鏈合作、新項目開發,及包括人力資源、健康安全環保、職業道德、金融、研發、社區發展和氣候變化等領域在內的軟實力交流和合作。
雙方為戰略合作及順利溝通建立了一個指導委員會和多個聯合工作組。指導委員會的聯席主席為雙方指定的集團層面管理者,負責對現有合作項目進行全面審查、交換意見并討論未來的合作領域,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
記者:您認為道達爾與中國石油的合作是否契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將如何影響雙方的合作?
努北堂:自2013年中國政府發起“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我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它。它既是中國政府的重要經濟政治戰略,也是全球化進程的又一個重大舉措。
“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與歐洲通過中亞和西亞聯系在一起,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也將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非洲和歐洲聯系起來。它覆蓋了65個國家、44億人口和大約1/3的全球經濟。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建筑和環境保護已經列入“一帶一路”的優先項目。
事實上, 道達爾與中國石油已經在“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積極開展了眾多能源領域的合作,例如俄羅斯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伊拉克的哈法亞油田項目、哈薩克斯坦卡沙干海上油田開采項目、最近的伊朗南帕爾斯氣田項目和阿布扎比ADCO陸上油田開發項目,以及絲路基金入股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等。所有這些項目都完美地呼應了“一帶一路”倡議。
我相信“一帶一路”倡議將會為道達爾與中國石油帶來更多的潛在合作機會和更便利的融資運作。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蓬勃發展,道達爾與中國石油將進一步擴大和深化雙方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