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動態如何影響110億桶石油的命運?
南海蘊含了巨量的油氣資源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后,各大網站新聞頭條、微博和朋友圈都被南海問題刷了屏,各種疑問也層出不窮。那南海為啥這么招人惦記呢?
漁業資源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南海蘊藏了巨量的油氣資源,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算南海藏有110億桶石油和190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不僅如此,南海更是世界第二大海上航道,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東亞諸國的“海上生命線”,將近有三分之一的全球原油和超過一半的液化天然氣貿易需經過南海。
能源爭奪戰不會影響經濟平穩向好的基本面
南海問題不會影響我國經濟平穩向好的基本面
南海問題對我國經濟安全有著制約性影響,沖突的升級是否會威脅到能源安全和國際石油市場的供求關系,是我們所有石化企業非常關心的問題。對此我國政府也堅決地表達了“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態度,“南海仲裁案”無疑是一場鬧劇,因此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供給側改革依然是未來經濟主旋律
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時隔兩年,再次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用四個“沒有變”客觀地判斷了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并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有力、有度、有效”的新要求。毋庸置疑,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經濟改革主旋律,并為落實推進“十三五”開局之年增添新動力!
新興石化裝備企業迎來發展春天
新興石化裝備企業迎來發展春天
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石油石化企業雖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同時也存在不少機遇,“一方面可以加速剝離過剩產能,另一方面還能促進企業節能增效,使得企業成本有所降低,盈利能力得到提高”。而下游石化行業因產能過剩引發的洗牌正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將倒逼過剩產能的加速剝離,更加精細化的發展下游煉化、精細化工、環保水處理、智能儀器儀表等環節是企業發展新的突破口,因此像遼寧富美油田、瑞昌石化、上海子力、深圳億杰儀表、上海升揚工業、賽萊默XYLEM等新興并且具有創造性技術的石化裝備企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cippe助推供給側改革步伐
cippe上海石化展,是上海石油化工裝備展
石化行業一年一度的盛會,第八屆上海國際石油化工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上海石化展)將于8月23-2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經過八年的發展,cippe上海石化展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溝通學習、合作貿易的首選平臺,被業內企業和專業人士視為石油化工行業內最高品質的展覽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