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未來五大重點勘探領域確定56個有利區帶
在過去3年中,中國石油完成了全國范圍101個盆地/坳陷/凹陷/地區常規油氣資源評價,以及全國范圍七類非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優選未來五大重點勘探領域,確定常規有利區帶30個、非常規有利區帶26個,為“十三五”上游業務規劃編制提供重要依據,為公司低油價下進一步突出效益勘探提供了決策參考。這是記者從科技管理部于11月6日至7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石油第四次油氣資源評價重大科技專項驗收會上獲得的信息。
全國性的油氣資源評價工作大致以10年為一個周期,目前已完成三輪。中國石油第三次油氣資源評價完成于2003年。經過攻關,第四次評價取得五項主要創新成果,包括總結提升生烴、成藏及非常規方面的地質新理論、新認識,構建油氣資源評價方法體系,創新6項關鍵評價技術,研發新一代油氣資源評價軟件和數據庫,建立4個層次的常規與非常規資源評價參數體系,重點解剖218個刻度區,研究確定12項關鍵參數取值標準,建立關鍵參數預測模型,為類比等綜合評價提供了條件。
專項應用效果顯著,已向國家和公司提交8份決策建議材料。各油氣田公司資源評價緊密結合生產,有效指導規劃部署;非常規資源評價成果有效指導勘探選區和部署,頁巖氣資源分級評價結果明確Ⅰ類資源分布,推動示范區建設;煤層氣資源評價成果指導二連低煤階煤層氣勘探部署,效果顯著。
這個專項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牽頭,聯合各油田和院校協作攻關。項目創新形成常規與非常規油氣資源評價軟件(HyRAS 2.0),獲授權發明專利4件,登記軟件著作權8項,發表論文166篇,專著10部,會議論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