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帶來的激烈生存競爭,同時也為科技創新、大幅度降低成本帶來最直接最強大的動力。低油價促使各大石油公司研發新技術,升級開采裝備,不斷挖掘自身降本增效的潛力,長慶油田就是低油價下通過技術升級等方式在短時間內實現扭虧為盈的典范。
專家表示,越是在油價低迷時期,越是技術創新的黃金期。長慶油田扭虧為盈的新模式,為整個石油行業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智取”之道。
長慶油田鳥瞰圖
低油價的影響下,我國三大油田已經集體陷入虧損,主要的原油生產企業持續關閉高成本油井以抑制支出。而作為中國第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一季度虧損達14億元人民幣,隨后在二季度迅速實現了扭虧為盈,截至8月份盈利超過23億,非常少見。除了油價反彈的因素,技術升級是其能夠迅速扭虧的主要原因。
“長慶油田是在石頭縫里邊把油擠出來,其儲油層巖石非常致密,就像磨刀石一樣。”長慶油田開發處梅啟亮表示,“國外專家并不認為這一區塊可以實現效益開采。” 長慶油田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能把單桶成本控制在30美元左右,甚至比尼日利亞、巴西等主產油國還低。
長慶采油三廠在陜北柳113—26井施工
據長慶油田技術發展處處長趙勇介紹,長慶油田通過技術進步,已經可以實現勘探開發一體化,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此外,長慶油田的勘探還在向外圍擴展,用技術增加可以實現效益開采的儲量。
據歷史資料顯示,往往每次油價低迷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引領石油開發潮流的新技術、新裝備。作為非常規油氣田的長慶油田,其技術升級所帶來的成本優化效果巨大,也是能夠從低油價世界迅速扭虧的主要原因。今年年初,由長慶油田自主研發的特低滲透油田開采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長慶油田采油三廠群眾創新創效成果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誰擁有科技創新成果,誰就更容易熬過“寒冬”。2017年3月20-2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17)將有來自全球各地的油氣裝備企業展示最新的技術裝備。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簡稱cippe)得到國際展覽聯盟UFI的認證,是較高級別的展覽會。cippe盛會將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家展商參與,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6家,國際展團共計18個,預計專業觀眾近80,000人,展會面積近100,000平方米,目前已成為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裝備大會。
中石油在cippe
此外,長慶油田通過管理精細化降低企業運行的成本、低油價下保證產量不變等方式在短時間實現扭虧為盈利。
從長期看來,還有持續提升的空間,首先在于市場化用工的規模,其次是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降低因溝通不對稱造成的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