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西南油氣田公司磨溪009-3-X3井的鉆屑,全部制作成磚和其他材料,用于建設磨溪022-X1井井場,節省資金12萬元。
“十二五”以來,西南油氣田公司靠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自主研發新技術、應用成熟新技術,組織完成了高酸性氣田開發、頁巖氣壓裂液循環利用、鉆屑再利用等23項科研攻關,推廣應用氣田水處理及回注等成熟技術,建立了具有川渝地區特點的氣田開發風險數據庫,形成了環境評價、技術研發、現場實施人才隊伍。
磨溪區塊龍王廟組氣藏是西南油氣田公司在“十二五”期間發現的特大整裝氣藏,探明儲量居國內海相碳酸鹽巖氣藏之首。開發這個氣藏的天然氣凈化廠,采用自創的“標準還原尾氣處理”新技術,天然氣中的硫黃回收率高達99.8%,為國內較高水平;持續優化“蒸發結晶污水處理”工藝建成的裝置,使凈化廠的生產廢水回收利用率高達99%,生產廢水實現了“零排放”;應用變頻控制、余熱回收等成熟技術,凈化1億立方米含硫氣的能耗比國內同類工廠低11%。
西南油氣田公司開發長寧—威遠區塊頁巖氣,建成20億立方米年產能,形成了包括綠色開發頁巖氣的關鍵技術。井位部署平臺化,鉆井和體積壓裂作業成批施工,69口井循環利用壓裂液,井均新鮮水用量降低16%;用油基鉆井液鉆頁巖氣井,探索“含油巖屑處理”新技術,實現了含油鉆屑不落地。去年5月,攻關“水基鉆井液”鉆頁巖氣水平井段新技術取得突破,并在寧H9-4等10多口井推廣應用,鉆井產生的巖屑不含油,大幅降低了環保風險。
五百梯、沙坪場等老氣田進入排水采氣、增壓采氣階段,西南油氣田公司綜合分析地質構造,優選回注井和回注地層,建立氣田水處理規范,保持氣田水“零排放”;在增壓采氣站,實施“增壓機廠房整體降噪”技術,避免了噪音污染。
在生產建設實踐中,西南油氣田公司在集約化節約用地的同時,推廣應用鉆水平井、大斜度井、叢式井成熟技術,培育高產井,減少鉆井數量。“十二五”以來,公司鉆井689口,新建采輸氣站510多座、管道2530多公里、凈化裝置8座,節約用地5900多畝。